重要提示:
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指由上海恒基浦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发布的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本公司可更改或修订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毋须事前通知,本公司并不承诺实时更新本网站信息及资料。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东方财富(21.140, -0.10, -0.47%)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地方债发行规模达5.66万亿元。其中,剔除135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后,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34540.13亿元。
专项债券作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保持了较高规模。国务院5月31日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抓紧完成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任务,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在前7个月就已发完,发行节奏明显快于往年。”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专项债资金拨付到项目落地开工需要一定时间,政策面要求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意在保证可用专项债资金能够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从而真正发挥稳投资的作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根据7月27日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各地组织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3724亿元。从资金投向看,新增专项债券分别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797.53亿元,社会事业2652.68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246.83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103.50亿元,农林水利1124.47亿元,生态环保498.52亿元,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221.01亿元,能源79.11亿元。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专项债是当前稳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其适用于有一定收益的重大项目。受专项债加快发行的带动,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随着地方加快专项债使用,将对下半年稳经济起到托底作用。
在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已经发完的情况下,市场普遍关注如何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为基建投资补充“弹药”。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有助于弥补社会需求不足,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需求。中央财政要做好限额调配,尤其是前期基础好、项目储备足、负债压力小的地区,可以深挖专项债的资金使用潜力,实现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做好专项债的风险防控。
作为政府性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债余额受限额约束。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76474.30亿元,其中专项债务限额218185.08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47503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专项债务202645亿元。
冯琳表示,专项债务限额与余额尚存在差额,还有一定的运用空间。若“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下半年最多还可加发专项债15540亿元。
白彦锋表示,从专项债投资领域的选择上看,可以聚焦与数字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基建。事实上,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在这方面,尤其是算力资源的投入和布局方面行动起来,良性竞争的局面初步形成。
“建议进一步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进一步增强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吸引国企、民企、外资等各种市场主体在专项债资金的支出过程中‘各显身手’。”白彦锋称。